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集装箱制造业的繁荣。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、冷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等其他各类特种集装箱的制造。其中,中国生产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95%以上,集装箱产销量十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**。
2006年1-12月,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6,834,269,000元,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5%;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,309,124,000元,比2005年同期降低了3%;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,673,195,000元,比2005年同期降低了58.50%。
集装箱
集装箱
2007年1-11月,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,307,982千元,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0.81%;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,945,536千元,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5.02%;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,055,199千元,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29.59%。
2008年1-2月,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,629,880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.40%;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,972,301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.86%;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4,978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8.79%。
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行业是金属制品业下的一个子行业,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,特别国际航运业的高速发展,作为为众多行业提供包装的配套产业,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行业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。
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,“世界工厂”初具规模。这些外向型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进口,制成品的出口,拉动了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。出口的制成品大部分为适箱货,随着“世界工厂”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,对适箱货较佳载体集装箱的需求,也将持续升温。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保证中国集装箱生产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。
世界上较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(集团)分别为中集集团、新华昌、胜狮货柜,它们的主要生产基地均在中国大陆。三家企业的集装箱总产量占世界的80%以上,其中中集集团的产量占世界的一半。
(1)能长期的反复使用,具有足够的强度。
(2)途中转运不用移动箱内货物,就可以直接换装。
(3)可以进行快速装载和卸载。
(4)货物的装满和卸空很方便。
(5) 容积大,装的货物多。
(6)规格标准,在港口和船上可以层叠摆放,节省大量空间。
集装箱租赁
即所有人将空箱租给使用人的一项业务。集装箱所有人为出租的一方集装箱,与使用人,一般是船公司或货主,为承租的一方,双方签订租赁合同。由出租人提供合格的集装箱交由承租人在约定范围内使用。集装箱的租赁,国际上有多种不同的方式,总括起来有:程租、期租、活期租用和航区内租赁等。
集装箱租赁
即所有人将空箱租给使用人的一项业务。集装箱所有人为出租的一方集装箱,与使用人,一般是船公司或货主,为承租的一方,双方签订租赁合同。由出租人提供合格的集装箱交由承租人在约定范围内使用。集装箱的租赁,国际上有多种不同的方式,总括起来有:程租、期租、活期租用和航区内租赁等。
集装箱装卸区
是集装箱运输中,箱或货装卸交换保管的具体经办部门。它受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,进行下列各项业务:
对整箱货运的交换、保管;
设有集装箱货运站者,办理拼箱货的交接;
安排集装箱船的靠泊,装卸集装箱,每航次编制配载图;
办理有关货运单证的编签;
编制并签验集装箱运用运载工具的出入及流转的有关单证;
办理集装箱及运载工具、装卸工具的情况检查、维修,以及空箱的清扫、熏蒸等工作;
空箱的收发、存储和保管;
安排空箱和重箱在堆场的堆码,及编制场地分配计划;
其他有关业务工作。
集装箱装卸区一般由**码头、*、堆场、货运站、指挥塔、修理部门、大门和办公室组成。有时堆场或货运站等可延伸到市区内部事5-15公里的中转站。
中转站
海港以外的集装箱运输的中转站或集散地。它的作用除了没有集装箱**船的装卸作业外,其余均与集装箱装卸区业务相同。中转站或内陆站的度量,包括集装箱装卸港的市区中转站、内陆城市、内河港口的内陆站均在内。
货运站
为拼箱货装箱和拆箱的船、货双方办理交接的场所。承运人在一个港口或内陆城市只能委托一个集装箱货运站的经营者。由它代表承运人办理下列主要业务:
拼箱货的理货和交接;对货物外表检验如有异状时,就办理批注;拼箱货的配箱积载和装箱;进口拆箱货的拆箱和保管;代承运人加铅封并签发站收据;办理各项单证和编制等。